第四十八章 枪炮决定输赢,外交决定输赢的…(1/5)

91年到93年初,北洋的发展依旧迅速,白银流水一样的进来,然后又如同流水一样的出去,但各地的工厂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最为最老牌的汉阳钢铁厂现在已经能够完全供应北洋的造船厂了,眼热于北洋督抚同盟区域发展的四川总督也在这一年内得到了北洋的扶持

在重庆附近一座新的钢铁厂很快投建,而且起点很高,一开始就由德国人协助投建了他们才刚刚投入使用的克虏伯水钢,这是比哈维更好的钢。

北洋已经决定未来的军舰全用重庆钢铁厂的克虏伯钢,汉阳也要在战争后生产克虏伯钢。

除了钢铁厂,军工厂的发展更是让人侧目,江南,天津每天的步枪产量足够武装三个标准步兵师,舰炮全力开动的话,能够武装第二个两洋舰队。

各种储备足够支持北洋和日本人打上两年的高强度战争,大量的劳动力被吸纳进入军队,训练成合格的士兵。

不过这流水一样的花钱还是让冯志宇头皮发痒,对控制区内的矿物开采已经越来越不加以掩饰了,尤其是那些金矿。

“我们一年花出去的钱三千万两都不止,如果不是靠着严密的对日封锁,那些轻工业工厂以及各处的矿藏,我们会在战争前彻底破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