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四章 战争国债(2/4)

有一个事情,只有董良自己知道,他现在也没办法跟手下的将领解释清楚。

那就是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之后,西方势力将会携大胜之余威对东方的古国动手。瓜分东方的大潮即将开始。

到时候受到冲击的不光是华夏,还有中南半岛以及南洋的那些岛国。

就连刚刚被他们击败的沙俄都将与同门同流合污,参与到这场瓜分的盛宴当中。

那个时候,华夏将处在最艰难的境地。

而现在距离那个时候只剩下不到两年时间了。

董良要在这两年时间内完成整个华族的光复统一。

同时还要在南洋形成一种战略上的优势。到时候他才有可能将英法联军挡在印度洋,同时能够专心对对付从北上杀来的沙俄。

到时候,华族刚刚完成统一,还要兼顾国内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董良都必须要加快速度了。

“钱的问题,我来解决。”董良道。

这句话对于徐金池来说无异于是天籁之音。

“好,那我这儿就没有问题了,钱到位了,物资就没有问题,咱们现在粮食和物资通道还是通的。”徐金池当即爽快地说道,似乎生怕董良反悔。

徐金池甚至没有多问董良如何搞来钱,但是康老八却是要刨根问底:“元首,我先说两句,要是为了打仗而加税的话,那就真就是缘木求鱼了。咱们控制的地方大都时间不长,统治基础其实相当薄弱。百姓的心暖起来难,但是寒起来却很容易。”

董良笑道:“八爷放心,加税只是最末流的来钱方式。这次我准备发行战争债券。”

众人都是一脸的好奇。债券?这些军人不大懂经济,自然对此不熟悉。

但是华族内部还是有人懂债券的。

军事会议这边没事情了。

但是因为债券的事情,董良不得不将内阁再次召集。

“元首啊,您这一招实在是高明啊,发行债券,提前透支未来的经费,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不过我觉得这利息就三厘就够了,五厘太多了。”

董良提出的这个办法立马得到了内阁多位总长的支持。这些人是懂经济的,对于债券也有一定的了解。

华族可是翻译了很多西洋人的书籍,其中就有关于债券的论述。

这债券有很多种,像是华族之前成立的闽华公司、粤华公司,也曾发行过公司债券。

而这次他们要发行的是政府债券。

董良其实心里没有底,政府债券考验的是政府的信用,而华族才刚刚成立多久?现在就开始向百姓借钱,百姓会相信华族政府吗?

但是刘峰良却是信心满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