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章 鸡笼的天变了(2/4)

“孙大人啊,您稍等。”老刘头很熟练地为孙国友做了一碗酸粉。

他一直在县城做早餐生意。

在护卫军没有来之前,他每天都要将当天几乎一半的收入交给那些县衙的皂隶。

护卫军来了之后,张贴告示,凡是进出城门、在城内摆摊一律免收厘金。

老刘头原本是不信的,不收钱,那些县衙的人吃什么啊。

然而,华族却说到做到,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告示贴出来。

第一天,华族公告说要给城内的没家发米一升、盐二两。

果然很快就有人敲锣打鼓让大家去县衙门口领取。

第二天,他们又说取消县内一切厘卡税费。

实际上自从城门口站岗的人变成了穿蓝军装的人开始,就没有人再向他们收过前,进出城门只要检查有没有带兵器,再也无人盘剥。

县内开张的店铺照常做生意,不再有收税的小吏上门。

那些华族的官员上门买东西、吃饭从来都是照常付钱,哪怕你要跟他们客气一下都不行。

第三天,华族公开售卖平价盐,只要登记了华族的户籍就可以凭借户籍购买从海上运来的平价盐。

董良在八重山群岛开辟了好几座大盐田,因为采用晒盐工艺,成本较低。

而在满清治下,盐一直都是官府敛财的工具,价格虚高,到了百姓手中更是贵不堪言。

就是这些沿海百姓,吃盐都要花费众多。

董良让行政公署销售平价盐,看似价格低,实际上这个价格盐场都还有的赚。

关键是百姓不需要因为价钱而吃不起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