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一百一十五章、不是自己的博起来不心疼(1/4)

    “大清朝现在到了必须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了,我们必须要承认,在南方作战,大清军队已经很难抵挡逆明的攻势了!”

    乾隆深吸一口气说道。

    老精明当然知道,想要什么都得到的后果,很可能就是漫长皆输。

    “不过我们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把南方拱手相让。”

    乾隆来回踱了几步。

    “第一,把没有被逆明占据的几个省份卖给地方豪强,朕可以给全权!想要在地方上称王称霸,做土皇帝,那就要去找逆明的麻烦!朕不相信,朱道桦有朕这么大方!”

    当然大方了。

    这大清朝的统治集团,从皇帝到八旗贵胄。

    可都是把汉地当成是抢来的战利品,随时都做好走人的准备的。

    他们从一开始。

    就没有把自己当成是这片土地上的人。

    所以卖起来也丝毫没有思想负担。

    是在南方硬顶,然后被明军一个省一个省的占领。

    还是直接把手头上的筹码一把兑现,捞一笔走人。

    乾隆、和珅、福康安、阿桂等人都算的很清楚的。

    不只是乾隆是老精明。

    这些大清朝的忠臣良将们,也算的很清楚的。

    “当然了,也不能让逆明太轻松了,南方几个要点还是要守的,一个是长江口,以江宁府为核心,还有长江上的那几个炮台,还要继续加固,补充多一点大炮!只要逆明的海军不能进长江,那这南方的局势就还能拖延下去!”

    乾隆深吸一口气。

    “现在的形势,就和明朝当年灭亡的形势差不多,逆明起于南方,在彻底梳理南方局势之前,他们暂时不会越过长江的!”

    乾隆很清楚,明军现在走的是步步为营的路子。

    占领一地,巩固一地。

    高筑墙广积粮么。

    他们老朱家的传统。

    现在的当务之急,反而是进入了四川,极有可能进入关中的教匪——其实乾隆对于白莲教大军入川还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的。

    毕竟,如果白莲教的大军直接从襄阳进河南的话....那可真的是火烧眉毛了。

    这也能看得出来寻常的流民政权的一些问题。

    比如说刘之协的那个谋士给他出的“取关中,王天下”的馊主意。

    就是典型的尽信书不如无书。

    历史上,关中确实是王霸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又有关中沃野,可育民数百万,得兵上十万。

    但是如今关中经过了战乱、人口爆炸、过度开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的问题。

    如今甘肃、陕西两省的人口,比之中原,比之江南,已是大大的不如了。

    土地问题严重。

    生产能力不强。

    在这个时代,还想着“取关中,王天下”,这基本上就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了。

    这也是科举这一套“牢笼智士”的制度的威力了。

    从本质上。

    科举无论是考什么。

    都是一场智力游戏。

    能够考的上的,绝大部分都是脑瓜子聪明的。

    把一个民族最聪明的那一群人的聪明才智,长年累月的用在几乎没有多少实际作用的四书五经八股文上。

    运气好的,高中科举,做官,发财。

    运气不好的,穷首皓经,蹉跎半生,等到了认命的时候,也已是白发苍苍,也不可能去转做别的营生了。

    这个民族最聪明的一群人,半辈子,甚至一辈子都在研究这个。

    而少有的一点漏网之鱼,能是智力超群的那一类人的概率就极小了。

    就像是刘之协的狗头军师出的这个注意,就属于是有一点计谋,但不多的那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