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学霸的穿书团宠日常 第四百四十五章 预售劵与期权交易(1/2)

    提前让黄河改道是件大事,全体工部官吏都被叫去了勤政殿参与讨论。

    这事不止关系到农业灌溉,还关系到漕运等等的方方面面。

    怎么改、从哪儿改,都是大问题。

    李昭很晚才回府,看到宋清月未睡下,竟是久违地拿起针线给自己做起亵裤来。

    “别做了,伤眼睛。”他将她端到床上,身体顺着压下去。

    粉潮涌上宋清月的面颊,她喘着气,一双眸子盈盈地望着李昭,娇声道:“昨儿没来得及说,谢谢夫君。”

    李昭轻笑:“谢什么,反倒是你,因为嫁给我受了这些年的委屈。”他俯身去吻宋清月的唇,很是有些急迫。

    宋清月还想跟他说说话,用手使劲抵住男人的胸膛:“我听说孟世子在诏狱里被打断了两根肋骨,还有宁二爷被搜出来罪证足以砍头了,所以父皇才会那么生气。我在想……这次会不会做得太过了?她们只是说我几句,又没伤着我什么。”

    “太过?”李昭冷冷笑出声来,盯着宋清月那双勾人的眸子,心跳得仿佛要失控,他突然抬手将她翻过身去,俯身咬住她的后脖颈,从后头将她结结实实地压住,嵌进床板上铺的软垫里头,更像是想要将她也嵌入自己身体里一般。

    “月儿,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过分的事,尤其是对待你的敌人。要么彻底将他们打趴下,让他不敢再来挑衅,要么为了那点子破事,永远要低着头看他们的脸色,让他们牵着鼻子走。”

    “明日称病,不要出门,也不要见客,谁也不要见,也不要心软。嗯?”

    “月儿,你是我的妻子,咱们世子的母亲,往后更要成为大周的皇后。本王不许有人可以这般肆无忌惮地诋毁我的王妃!”

    ……

    次日,宋清月果然开始称病不出。

    而李昭的车架则在去科学学院的路上被拦住了。

    “殿下,是宁四爷。”林万福道。

    李昭连面都没露,只坐在车中道:“让宁指挥使回去吧,今日本王事多,改日再叙。”

    车架缓缓开动起来。

    车外再次传来宁远的喊声:“殿下!表哥!表哥!弟弟求您了!”

    可惜宁远的温情牌没什么作用,晋王的车架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宁二爷在辽东霸占军户农田的事情被捅到了顺天府。原本那顺天府府尹已经将人赶走,还给宁家通风报信来着。

    宁家老夫人原本打算派人在半道将人给截杀了,以绝后患,保全自家孙子的名声,可这事儿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不仅人没抓成,宁家派去截杀的刺客还被抓了,直接被御史捅到了刑部。

    半月之后,远在泰宁卫的宁侯爷和宁家大爷都被惊动了,宁侯爷着急得嘴角长泡,已经上了奏折打算回京请罪。

    皇帝当然不能允许!

    这个节骨眼上,东北最前线的守将竟然要回京请罪,不是开玩笑么?

    不过生气归生气,还是写了奏折让宁侯爷好好呆在东北,争取将功赎罪。不过至于宁二这个混小子,还是要教训教训的。皇帝的说法是,要关他至少半年,这小子才能长记性。

    宁老夫人想要入宫求情,也被皇帝给拒绝了,下令让老夫人在家安心颐养天年,换而言之,不准她入宫。

    至于皇后,皇后是宁家最安静的一个。

    这件事情她可是一点没参与过!她冤枉死了!

    现在恨不得跟娘家断了来往,生怕娘家的事情牵连到自己和她那好儿子。

    至于孟家,太后倒是想去皇帝跟前闹,于是皇帝以避暑为由,直接躲到温泉行宫去了。

    孟家这一年来是越来越嚣张,皇帝未尝不想治一治他们。

    前些日子不是办船厂的贪官么,好些贪官家里拿不出那么多赎罪的银子,李昭出主意,允许他们将家中田产抵押给了朝廷,还美其名曰日后若是想法子把银子补上了,还能将田产还给他们。

    但这事儿能做么?还了银子,朝廷不得查查你这银子来路正不正?

    可来路正的银子,哪里是那么好赚的?

    换句话说,也就是朝廷变相收了一批农田上来。

    这些田地,皇帝也不打算建皇庄了,原因是他阅览这些年的皇庄账册,发现庄子的出产十分有限,换而言之,皇庄上的贪污情况太严重了,里头的关系过于错综复杂,几十年都那么过来了,就是一笔烂账,想查就得跟船厂一样,牵连出一大批人来。

    皇帝现在被山西干旱的事闹的没空处理皇庄的贪污,想暂时放一放,以后慢慢算账。

    不过新收上来的土地是坚决不能再建农庄了。

    可这些土地收上来,也不能空着呀!

    皇帝不知要拿这些罚收上来的农庄如何是好,让内阁拟定个处理方案。

    这次陆老次辅倒是没含糊,给皇帝的处理方案叫皇帝还挺满意:朝廷以市价将土地出售,不过只卖给家中有土地二十亩以下的自耕农,当然,就是这些农庄上的佃户可以优先购买,如果手头钱不够,还可以向皇家银行提出贷款申请。

    贷款偿还模式参考了宋清月办的昭月银行,可以自己制定还贷方案。

    这么一来,整个直隶地区都掀起了一股抢购潮。

    有些脑袋瓜灵活的地主为了多买点地,不惜让一些旁支庶子早早分家出去单过,或是让家中的佣人出来用自己的名义买地。

    不过由于这些土地原本的佃户拥有优先购买权,地就更加供不应求了。

    这么一来,京城地界那原本因为勾地税而下降的地价居然迎来了一波涨势。

    皇帝不希望地价上涨,觉得这事儿于民不利,反而便宜了那群故意让旁支子弟分家想要占超挺便宜的地主。

    于是皇帝又要内阁出主意不让那些大地主占便宜。

    但内阁老大臣们这次是真的想不出主意来了,连陆老次辅也只出了馊主意说是派御史去监督、审核购地人的身份。

    皇帝在陆老次辅的奏折上批复二字:“蠢货!”把陆老次辅羞愧得在家唉声叹气。

    陆文燕得知祖父被皇帝嫌弃了,直接跑去军营找宋二郎要主意,求他帮帮自家爹爹。

    宋二郎却是让她稍安勿躁,自己需要时间想一想,然后直接将消息送到了潜邸和自家老爹手上。

    内阁的位置不又是让出去不准备要回来了,这事要是自家老爹能想出解决的法子,为何一定要从陆大人手上转个弯?

    他宋二郎又不是靠岳家才能在朝中站稳家跟的,这种事他还真不用将功劳拱手让给岳父。

    李昭接到宋二郎的提醒,便去宫里给老爹提建议,内阁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该找自家岳父宋建鸣啊!

    宋大人可是民政的扛把子。

    有什么好主意是他想不出来的?

    皇帝心里自然知道找宋建鸣来出主意是最容易的,但自家儿子刚刚下狠手打压了孟家和宁家,他现在有点不想给宋建鸣太多立功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