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相术(2/3)

“若是依照他老人家的心思,我就应该每日蹲在家中书斋里闭门读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李敬业笑道。

“这有什么不好吗?”金仁问笑道:“我记得你是英国公的嫡孙吧?那他的爵位就是你继承的,而且有令祖的荫蔽,李兄你起官就至少是正五品,一州刺史。只要按部就班,凭阶直升,到了五十少说也是一部侍郎,入阁拜相也不是很难,外头的事情少些,就少些麻烦,这样不好吗?”

“仁寿兄,事情哪有你说的这么简单!”李敬业叹了口气:“家祖今年已经年近七旬了,虽然身子骨还硬朗,但这年纪随时都可能不在了,到了那时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敬业兄这话可就差了,英国公这等奇功,天子又怎么会不记在心里?”金仁问笑道:“有这情分在,敬业兄就享用不尽!”

“仁寿兄!”李敬业试图挤出一丝微笑,但他的双颊依旧僵硬:“家祖的功劳都是在先帝时立下的,当今天子时可没有什么功劳,人在时还好,人若是走了,这情分二字就难说了!再说先帝的功臣子弟到了本朝仕途也都一般,我若是不用些心,只怕担不起祖宗留下的家业!”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公等或居汉位,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

王文佐一边在心中默默背诵那篇脍炙人口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一边用奇怪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个男人,拜骆宾王的如橼巨笔所赐,后世对古文稍有涉猎的中国人就没有几个不知道徐敬业这个名字。而王文佐一开始并没有把李敬业和徐敬业这两个名字联系起来,只是觉得有些耳熟,直到后来得知这李敬业是英国公李绩的孙子,王文佐这才想起来英国公李绩本姓徐,名世绩,因为功高而被太宗皇帝赐姓李,太宗皇帝亡故后,为了避讳,他又将姓名中的那个“世”字去掉,改名为李绩,故而他的子孙也跟着姓李了。后来李敬业起兵造反,武则天便追削李勣等人的官爵,将其掘墓砍棺,恢复本姓徐氏,于是李敬业又变成了徐敬业,看来这小子从来都不是个安分的家伙,后来造反一点也不奇怪。

“王参军!我脸上沾到什么脏东西吗?你怎么一定盯着我?”

啊!王文佐这才发现金仁问和李敬业都用一种怪异的目光看着自己,心知自己方才心中想事,露出了破绽,赶忙笑道:“在下方才看李兄的相貌非同寻常,不想多看了几眼,还请恕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