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宋朝]苍穹之耀_第383章(1/2)

如今金国已经彻底退居北方,不管是迁都长安洛阳都是颇为稳妥的选择——

哪怕不去那里,东京也就快要打下来了,总归是个安全的去处。

这临国的存在犹如附骨之疽,存在的时间越久,就越让人心中不安!

赵构深思了许久,示意公公接下那几份折子,点头道:“容朕再考虑一二,你先退下吧。”

监察使一走出那宫殿,远处的仆从就小跑着凑了过来:“章大人!事情办得如何?!”

“告诉你们家丞相,皇上把东西都收了,想来并不抵触迁都之说,”监察使回身看了眼远处的环境,压低声音叮嘱道:“细节我都是按照两位大人的吩咐说下去的,若是不成也莫怪罪。”

“这您放心,”小厮点头道:“我这就回去通报一声。”

如今宋廷里,明面上说话有分量的,当然还是按照皇帝授予的官阶职位来派名号。

可实际上,真实的秩序在悄然改变。

商部成立之后,朝中诸事就开始不断与临国接轨,越来越多的官员在得知回报利率之后也开始争抢注资认股的名额。

也正因如此,商部的存在本身,成了最大的权财交易枢纽。

无论是武官想要找门路求个晋升,还是文官想要攀附权贵,都得借着这看似光明干净的商部行投财纳股之事,不管本身能不能赚到钱,起码是进入内部圈子的第一块敲门砖。

而想要接触三品以上的高官,得到更多人的举荐和引领,就得想着法子混入那茗秋诗社。

这诗社原本是陆尚书设来听曲闲谈的地方,可由于禁书令下的太狠,市面上的许多新奇之书都无从流通,一开始那些二品上下的大员就凑到他这来,想着法子谈论政治与经济的新学。

再后来,陆尚书成了商部之首,与临国的商人交流的越来越多,偶尔也会带一些有新知灼见的临国人过来讲书论道,又吸取了那些临国人的旧有管理经验,开启了正式的会员制度。

再有新成员想要进入这个集会,必须得到三品以上官员的实名举荐,且每个会员举荐的名额有一定限制。

事情往后不断发展,这茗秋诗社既有精英密会的性质,又成了唐风复兴的主动脉之一,在暗中不断带动着更符合他们需求的舆论和大众呼声。

对于这一切,高层官员心知肚明,却无人敢去捅破到皇上面前。

——这既不是结党营私,又不能算是对皇帝的大不敬。

保密措施做的足够到位,而且如果要清算结党的话,那所有参与商部交易的官员恐怕都得被连坐,等于要直接掏空大半个朝廷。

于是表面上依旧海晏河清,诸事安稳。

但以利益网络所构建的新权力等级体系,正在不断地扩张着它无形的枝叶。

如果仔细一数,这其中有数十人皆是互相勾连依傍的巨贾抑或高官。

动这一个人,就会牵动影响他们手下的产业,继而动了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的饭碗。

其中的集大成者,就是不声不响地做着商部顾问兼绍兴制造副董事,隆兴制造董事长的云祈。

她的发家史众人有目共睹,如今已经被捧成了所有人的财神爷。

云祈对公司经营管理、产业投资与规划等方向的认知,都是远超于其他宋人和临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