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宋朝]苍穹之耀_第141章(1/2)

如果说从前为什么没有惊异到这种程度,那是因为化学、物理之类的东西,都与他太远了。

以至于辛弃疾在学光的传播、牛顿定律的时候,都有种投身入道教修习仙术一样的感觉。

只有在实用技术方面,他才能感觉得到真真切切的差距。

而这种落差感,让他不仅觉得大脑里一片空白,甚至能听见心脏狂跳的声音。

宋国金国且不论战争对百姓的影响,无论南北皆是跟着时令劳作休息。

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冬天休憩。

可是,到了一千年以后,人们不仅可以对抗天地寒暖,还能控制雨水多少,甚至直接降雨!

他略有些颤抖的点开了一个相关的视频,上面的直升机在播种造林,落下的种子犹如暗棕的阵雨。

这是——这是逆天而行!

这是科学!

两个声音在他的脑海中同时响了起来。

过去二十年的旧认知,教给他的是天命难为,教的是顺时而为。

可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学到的是所有的气象变化、所有的自然规律,都是可以被分析和利用的。

打雷是因为有充足的水汽和对流运动,下雪是水的凝华和固态降雨,就连地震也是因为地壳运动,而不是因为星辰之乱,或者世有妖孽!

科学几乎可以说明一切,而当这些东西能够被人理解之后,就全部成为了可以利用的工具。

宋国和金国,如何能对抗这样的临国!

临国的这一切,都是千年之后智慧的凝集,把宋国最聪慧的十个学者聚在一起,也未必有一个临国高中生懂的多!

科技的影响,不止是在军力上,哪怕用一点点放在休养民生之中,都会有极为恐怖的效果。

未来的宋国,该如何面对这样实力可畏的临国!

辛弃疾听着自己的心跳声,只觉得血液都要凝固不动了。

这根本不是他能够往下想,也不是他能够解决的问题。

哪怕自己现在连夜跑去临安,能够面见圣上将一切和盘托出,也没有一个人会信他的话!

他缩小了农业史的窗口,打开了知网的搜索页面。

《天华省水田节水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膜下滴灌水稻水—肥—盐—产量规律及优化灌溉制度研究》

《试论低压管道水田灌溉的实践要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