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宋朝]苍穹之耀_第38章(1/2)

“因为现在是一千年前,科学的选种育种、品种提升技术都比较弱,”蔡余萧把部下做的分析表推了过来,认真道:“正因如此,一亩地的年产量大概是五百斤左右。”

“单季?”

“嗯,他们没有双季稻。”

一个人的粮食消耗,按照现代的饭量来说,大概是九十公斤左右。

那么现在的一亩地,至少可以养活两个人。

“如果集中收购,培训农民呢?”

“重点不是技术的培训,而是品种的改良,”蔡余萧笑道:“我们的水稻不仅产量大,还耐旱涝、抗虫害,单是种我们的稻谷,用他们的技术粗放种植,年产量也可以升到至少八百斤。”

“你觉得……有没有必要,把江银和扬州的农民一起拉去培训?”柳恣不确定道。

“不一定是农民,”蔡余萧示意孙赐递来人口分析表,给他看上面的数字。

扬州城现在的固定人口数,大概在五万居民左右。

听说种种新政之后,顽固和试图反抗的已经跑了大半,剩下的都是感觉到了种种好处,想留在这里混口饭吃的。

“柳镇,你看这军队里头,本来是八万人,现在跑了三万,还剩下五万左右。”

能够通过体质、年龄等种种限制的,恐怕只有一两万人。

“而剩下的人,都可以拉去集中管理,培养成新的农民。”

江银镇本身的人口组成里,农民并不多,附近的农田也并不多。

自从十几年前开始产业转型之后,在其他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开始陆续回来,转型成了新时代的技术工人。

而农产品几乎都是附近城市的规模化生产商品,大多是冷链送过来的。

现在突然回到了古代,整个城镇里会种田的人也并不多,需要农经部这边进行集中的培养。

考虑到储备粮食的需要,以及规模化生产的各环节人员补充,光是把那些失业的工人拉来可不够。

——毕竟当初在招募士兵的时候,本城市的大部分壮年男人都被钱凡给捋走了。

等边境情况稳定下来,通过了异族入侵的压力测试以后,钱凡才会放人,陆续的让那些技师工程师回来帮忙,转而吸收那些扬州本土的士兵,进行改造和教育。

两人正在讨论着具体的详情,厉栾那边忽然闷闷的开了口。

“柳镇。”

“你有没有想过,医疗和瘟疫的事情?”

第22章中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