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朱小头问世,鹰铳扩充(求月票啦)(1/4)

压抑住心中的激动,朱由校伸手取过银元,仔细观看。

银币正面是皇帝陛下戴着十二旒冕冠的侧面头像,头像上是呈半环形环绕的“大明天启三年制”字样。

嗯,不能像画上那么真切,但也能看出朕的年轻英武吧?

除了没有袁大脑袋又光又大外,朱由校还是很满意的。翻到背面,他露出了笑意。

两条蟠龙环绕在银币周边,生动又形象,且气势威严,龙口对着一圆形火珠,是二龙戏珠的造型。

中间则是一个圆环,环内是“壹两”二字。

孙元化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慢得信心满满的他竟有点忐忑。

“甚好。”终于,皇帝的声音响了起来,让孙元化的心一下子落到实处,不由自主地轻吁出一口气。

朱由校放下了另一枚小银币,正面是瞪目张口的龙头,背面是嘉禾捧“中圆(半两)”。这个形制比较简单,但图案也甚是清晰醒目。

两枚样币都是直齿边,这更让朱由校感到喜悦,笑着对孙元化说道:“浇铸和机制混合,朕没猜错吧?”

“万岁睿智,正是如此。”孙元化躬身说道,脸上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传统铸钱是在高温下操作,也就是浇涛法。而机制打压可以在常温下进行加工,优势明显。

但在当时,想全部采取机制工艺制币是不可能的。尽管意大利人已经发明了一种螺旋式压机,为教皇制造图案文字完整的金币。

而孙元化和传教士们反复研究,造出了利用畜力的冲压机,用于剪料和锤打,已经是巨大的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朱由校当然也知道这样的冲压机动力不足,而成色足的金银还是比较软,又有坩埚钢做出的坚硬模具,才能应用成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