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白衣内卫(1/2)

!--go--

第二天清晨……

太史辰和张子枫同坐在一辆马车之上,张子枫一身大红朝服,面如冠玉,英姿飒爽。

马车一路向着洛阳皇宫而去………

白马门前已经有无数官员在门前等候,有的三两一伙在交谈着,有的见面互相行李寒暄一番,还有独自站在一旁,等着开宫门。

马车行驶到白马门前,家丁把马勒定,张子枫先开车帘走了下去,太史辰紧随其后。

一众大臣看到张子枫的时候,无不满脸惊讶,以至于都忘了打招呼。

“他不是死在青州了吗?”

“对啊,这怎么回事!”

一种大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张子枫也毫不在意,自顾自的走到同样一个身穿大红官袍年月五十的老者面前。

抱拳行礼说道:“徐大人久违了”

这人便是张太后的心腹之一,都察院右都御史,徐魏、徐文长。

徐魏看到张子枫也是一脸惊讶:“国舅爷你……?”

张子枫摆了摆手:“一言难尽,有时间在与徐大人细说。”

徐魏会意不在多问。

“最近朝中可有何事发声?”张子枫客气的询问。

徐魏压低声音:“我也是才听到消息,今天朝议多半与这事有关,估计又是一阵血雨腥风。”

张子枫疑问的目光看向徐魏,而徐魏却警惕的看了看他身后的太史辰。

张子枫摆了摆手:“自家人,无妨。”

徐魏闻言不在迟疑轻声道:“冀州出大事了,一群叛民起义,围了冀州总督府,冀州总督韩复被杀,这青州战事刚起,冀州有又……”

徐魏叹了一口气。

就在张子枫心惊之时……

一声宫门顿开的吱呀声传人众人耳中,巨大的宫门缓缓打开一道缝隙,慢慢的向两侧分开。

一缕晨光照耀在众人身上,从宫门内走出一个身穿绿色太监服,手拿拂尘的小太监。

小太监喊道:“请各位大人入宫上朝”

众人理了理衣衫朝服,依次向着宫门内走去……

太史辰跟着一个小太监,,七拐八拐的刻意避开了众大臣上朝所走之路。

不一会儿就看到一个巨大的广场,正中一座巍峨的大殿肃立在广场正中心,清晨有淡淡雾气笼罩。

白玉铺造而成的地面,闪耀着温润的光芒,宫殿檀香木雕刻而成的屋檐之上,一条条五爪金龙栩栩如生。

殿前广场之上一座雄伟的祭台,随着石阶缓缓上升,祭台之上一座威武的雕像悚然而立。

雕像手持长枪,脚踏金龙,犹如顶天立地一般站在祭台之上。

没有一座宫殿可以与之比肩,身后一座石碑,石碑通体汉白玉雕刻而成,上面记录着此人生平,落款三个大字气势如虹“禹皇碑”

雕像正前方一座巍峨的大殿,相比较其他殿宇要庞大一些,正前方一块匾额上述三个大字“禹皇殿”

殿前宽广足能容纳十架马车并排行驶的甬路之上,两排手持长枪,金盔金甲的的士兵肃立两旁,好不威武。

此时只听得,站在殿前的黄门郎一声高昂的声音,传遍整座广场:“天子驾临,百官上朝。”

正中的甬路之上,两排官员,二字排开,向着殿内走去。

生活在小县城的他,平常只是听人讲,第一次见到这场面的太史辰,着实被这一幕震撼到了。

这时那个小太监已经领他从小路走到一个偏殿的侧门前站定。

恭敬的道:“请在这里稍后,杂家进去通报一声。”

说着像殿内走去,太史辰赶忙两步赶上对着小太监道:“公公慢走,这是十两银子,劳烦公公引路了。”

出发之前,太史辰向张子枫要了一百两银子,张子枫也没问他做什么,就只当他刚到洛阳,想买点新鲜物件,吃点新鲜东西,就让账房支给了他。

太史辰从小跟老酒鬼学习人情世故,老酒鬼曾言“江湖,那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又从说书先生那边听来一些宫里的规矩,所以照葫芦画瓢。

小太监有些惊讶的看着太史辰,眉开眼笑的道:“那就多谢公子了”

说顺手接过银两,继续说道:“咱家在宫门执事处当差,以后若有用得到的地方,请开口。”

太史辰并不知道,今天所无意结交的一个善缘,以后这个小太监会救他一命!

小太监走进殿去通报,太史辰一个人无聊的打量四周。

不一会儿,小太监走出来,向着太史辰说道:“常侍大人叫您进去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