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 2 章(1/3)

十五岁以前,柳承炎不曾踏出鹭洲城半步。

今日龙阵离城,他挑开轿帘,看见知府领着一众衙役秀才仍跪送在城门前,久久不敢起身。

像是有什么禁锢锁链被这轿辇一路牵拉拽开,然后轰然一声,尽数断掉。

少年转头往前看,嫩青草野犹如织罗,叫不出名字的高树自小径两侧向远处铺展远去,深浅不一似洒墨绿云。

他心里叹了一声。

原来城外是这样。

孟婆婆在一旁伺候着挂好轿帘,不由得心疼起来。

“殿下,多看看罢。”她又为他感到庆幸,又对未来的日子忧心忡忡:“郊外正是春时,等会路过汾桥河,还能瞧见竹筏鱼鹰哩。”

柳承炎转头看向她,声音发苦。

“我爹娘葬的地方,离这远吗?”

他守灵时托人问过,只说是葬在二里庄外,具体不知。

孟婆婆伸手拭泪。

“老奴便是二里庄生人,从前老王爷恩准我回去探亲,走过去大概要四个时辰。”

“圣驾龙辇轻快得很,估摸着再有两个时辰便到了。”

柳承炎一时间想到了什么。

“我问你,二里庄卖儿卖女的多吗?”

老奶娘愣了下,不敢多说。

少年抬手放帘,笑意平和。

“父亲从前宠我,也没少雇说书先生来府里谈天说地,便是书房里的经史典籍,也没少讲些吃人的谬事。”

“我只问你,二里庄现在如何?可有穷到吃儿女的疯事?”

孟婆婆心一横,在轿子里不便磕头,只深深作揖。

“吃人的没有,卖儿女的甚多。”

“你继续说。”

“世道太乱,许多穷苦人家生出儿子,便设法要些银子过继给亲戚,又或者卖给没有子嗣的富贵人家,好给他们绵延香火。”

“那女儿呢?”

孟婆婆想到痛事,嘴唇发白。

“十有五六生下便溺死,也有不少粗略养大之后,卖去为娼为妓。”

“但凡是能吃到几口饱饭的人家,都不会出此下策。”

“鹭洲前后五十里病灾三年,已逼得人典妻去了!”

柳承炎略一点头,示意她坐到一旁,用指节轻叩三下窗沿。

登时有太监疾步赶来,询问殿下可是渴了饿了。

“叫程光启来。”

不出一会儿,内阁大学士推帘入轿,在并不平稳的轿内想要行礼。

“坐。”

少年接了热茶,抚盖呷了一口:“承蒙先祖皇兄庇佑,今后国事经我的手,总该提前问个几句。”

程光启哪想到这小藩王路上就要发作了,强笑着说了声是。

“当今天下如何?”

“海晏河清,百姓康平,正是大好的盛世!”

话音未落,茶杯已掷在桌上,敲出几分裂纹来。

“砰!”

程光启顾不得仪态,拢袍跪倒。

旁侧的孟婆婆没见过这些,一时间不知道该跪该立,惶然起身。

“你怕什么?”柳承炎怒而反笑:“你是百姓,他是官宦,他失职便该跪你!”

程光启先前还当他是临时被择来充数帝位的黄口小儿,一时间真感到跪于真龙前,战战兢兢满头是汗。

“我问你,天下匪乱几频,饥荒可多,有多少灾民饿殍烂在了乱葬岗里?”

“今后国策可有定数,长策短略拟定过几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