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皮牢东口(2/5)

流星般的哨探回报:秦军出城;秦军列队;秦军一万人分成两部,前部已经入山;秦军已经出现在山间的峡谷中。巡哨的范围越来越小,显示秦军越来越逼近。最后,连在皮牢西口那座废弃的关隘中留守的二百名士兵也报告说,山边出现了大批秦军。

按廉颇的指示,赵公子命那二百人撤回本营。那二百人都是戟兵,并未能与前段时间的作战训练,廉颇让赵公子将他们编为军使,专门哨探军情,传递命令。

只一天时间,秦军就从简子城抵达了皮牢,速度极快,显然对这一带的地势极为熟悉。因为这支队伍中,大部分士卒年前跟着王龁出征过武安,对这段道路还有印象;而且王陵在接受了出击武安的任务后,也多次亲自微服勘探地形,对道路也不陌生。

与王陵预想的情况不同,赵军没有在他设想可能阻击的地方,派出部队加以阻击,这也无形中加快了王陵前进的速度。当王陵一路畅通无阻地到达皮牢西口,看到那座已经被焚毁的关隘时,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在王陵的预想中,赵军的最佳策略应该在从上党到武安的接近地上层层拦阻,不断消耗秦军的兵力,消磨进攻的时间。等到春天来临时,秦军的攻势也就应该结束了。由于从上党到武安只有一条狭窄的山路,并无岔路,这种层层设防的战术难度不大。每天秦军都必须列好阵势,攻克一道防线,第二天再重复这样的过程。从黎城到武安近二百里,间隔十里设一道营垒,可以消耗秦军二十天的时间;那时,秦军士卒身上的炒粟就只剩十天了。如果某些营垒能支持更长一些时间,让秦军在这条山路上打上一个月也是可能的。为了避免这样的结局,王陵想了很多办法,以期尽快突破到皮牢。但这些预案最终都落了空,赵军并没有与王陵在这条山道上打消耗战,而是直接放王陵到达皮牢。甚至,赵军连皮牢西口的关隘也没有修复,没有派兵把守。要知道,当初这座关隘五百人,可是迟滞了秦军数天时间。

王陵不用再费心去攻打这座关隘了,他的第一战就将与关隘那边的赵军交锋。而由于这道关隘的存在,王陵其实对关隘那边的情况一无所知。峡谷两边的山都不甚高,更谈不上陡峭,但十分完美地遮挡住峡谷两边的视线。王陵除非翻山走到山的那一侧,不可能窥见赵军的兵力和部署。但在这样的山地上,双方的明探暗哨相互穿插,稍不小心就会被偷袭,王陵自然不敢爬到山上,到那边去侦察——那就是去给赵军送人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