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夕阳余晖(2/2)

增援的官大夫道:“谨奉参军命!”

蒙骜指着山下的赵军,道:“赵人必鼓余勇一战,战而不胜,则无能为也……”

增援的官大夫抢着道:“臣愿守之,若不胜,则……”

蒙骜打断道:“守营自有本营在,卿当别任。……赵人鼓勇一战,其势非常,然再衰三竭,卿当击其惰也。”

增援的官大夫道:“何谓也?”

蒙骜道:“汝以本部,吾以山下之兵三百以助,但见吾旗帜挥动,即出敌后,驱离箭兵,乃驰敌营。敌精锐皆在外,营内但有残兵,击之必破。彼营中有火种,破而焚之,乃回,与吾夹击赵军可也。若见他营有出者,尽驱之。”

蒙骜话得简单,其实做起来十分复杂,涉及很有难度的调度,以及对局势的洞察。官大夫道:“吾知之矣。见参军红旗挥动,吾当出军,取彼营,焚之。乃归与本营共击赵军!沿途但有所遇者,尽驱之!”

蒙骜见官大夫的理解虽然简化,但也无大差,点头称是。官大夫问自己的大夫是否明白,大家都回答:“喏!”

蒙骜给官大夫指了指山下援军所在之处,让官大夫把部队带到那里,不得让赵军发现。官大夫带着人下去,悄悄把部队带到半山腰。复又上来见蒙骜。蒙骜现在正在壁前观察赵蒙的动向:赵军主攻有四个营,这是十分清楚的,他的亲营从晨至今一直立在营前,显然是在督战。蒙骜看见赵蒙将多名指挥官于营前斩首,许多跑回去的士兵也被斩首。赵营前面的血也流成了河!另有一些逃回去的士兵则被排到整个阵地的前列,显然,他们是以先登为自己免罪。

依然是两个营相距五十步先后出击,战术大概也差不多吧!蒙骜看了看箭矢,估算着如果要在二十箭以内打退赵军两个营的进攻,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发箭。秦军虽然射出了很多箭,但赵军射过来的箭更多,而且效率要差很多,很多箭都射在壁垒上,或营中的泥地里。秦军靠捡赵军射过来的箭射回去,就足以应付。所以,虽然打了一,秦军的箭矢并不十分短缺。不过蒙骜总是给自己出难题,他要用最经济的办法,花最少的代价,打赢这一仗。

他把弓箭兵叫过来,告诉他们,发箭前,先看自己的箭往哪里射,大家集中力量往那个方向射。每次只射一箭,就停下来,跟着自己的第二箭射。众弓箭兵虽然觉得新奇,但也觉得好玩,点头称是。

第一波冲击后,赵军伤亡很大,残兵不足以组成一阵,排在前面当先登。相当于赵蒙把所有可以动用的部队都投入了战场。在狭的空间内,整了半队,才将部队拉出来。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把山谷照成一片红色,与血染的山坡相晖映。这是今的最后一战!

鼓声响起,赵军先锋开始启动,开进到距秦军百步之遥时,停下脚步。由于上一次距离较近,被蒙骜打了狙击,这一次有意停在更远的距离上。重新整队后,鼓声节奏加快,赵军开始快步向上冲锋。崎岖的山路很快就将整齐的队伍打乱,而赵军弓箭兵射出邻一批箭。

蒙骜待赵军第一批箭射毕,叫声“起”!然后射出一箭,射倒一人,又叫声“发”!所有的箭都向着蒙骜发现的那个缺口发射,密集的交叉射击一下子清倒了一片,场面十分恐怖!蒙骜见射击有效,立即下令:“伏!”众军皆伏于地上。赵军射出来报复性的箭雨,但没有造成任何伤亡。

蒙骜又叫了声“起”!自己迅速向选定的方向再射一箭,众秦军再次集中齐射,又清倒了一片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