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问道武当山(1/3)

均州,武当山。

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

出均州,一路西进,临近太子坡,行人稀疏,偶能听到老虎的吼叫声。

往年香火鼎盛,游人如织的场景已不可见。

广德五年,刘堪下诏废佛灭道,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摧毁佛道运动。

有着“天下第一山”美誉的武当山,自然受到朝廷重点关照——虽然武当山每年贡献十万两的香火钱——在广德帝敕令下,通往金顶的神道(注释1)被封,各处道观殿宇关闭,七十二观道士被勒令还俗。各山道官、道众、工匠、驻军共计万人,全部撤走,只留少数驻军维护宫殿。

山上历代皇帝、四方信士,供奉的数以万计的金、银、铜、铁、锡、玉、珠、石等质地的神像法器,悉数被拆卸打包,运往南京。

在掠夺财富这方面,广德帝说第二,没有皇帝敢说第一。

他甚至提出要把各道观的木材、也石料也拆掉,运往各省售卖,在康敬修、沈默等人力劝下,刘堪才打消了这个念头,更可信的原因是,运送木材石料下山的任务实在太过艰巨,这才让广德帝望而却步。

所谓杀鸡取卵,大概说得就是刘堪吧。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各道观的法器被抢光了,道长们还俗了,神仙们黯然离去,香客们自然也就不来了。

往年挤满草店码头、为争上龙头香摔落万丈悬崖的香客,这两年都消失不见,连带着均州城内的酒肆青楼赌坊皆冷冷清清,整个武当山乃至均州都陷入了大萧条。

好在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

朝廷废佛灭道最初实施时,可谓雷厉风行,不过相比其他新政,这项不得人心的政策没有持续多久便形同虚设。

原因自然简单。

因为支持广德帝新政的那批人,正是跪倒在真武神面前的虔诚信徒,在求神拜佛攘除灾祸这方面,这群人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执念。

心中无鬼,不必拜神。

可惜这批人大都是坏事做绝,说他们是土豪劣绅都是溢美之词。以近两年的土地兼并为例,凡是广德五年后突然暴富的缙绅,他们的银子一点也不干净,手里几乎都有几条甚至十几条人命。

在明末齐初这种社会环境下,还能坚持信奉真武神,不远千里赶来武当山祈福的香客,非富即贵,且都不是等闲之辈。

广德帝新政的推行,很大程度上依赖这群人,换句话说,在地方州府,这些土豪劣绅,便是大齐统治的基本盘——至少在刘堪统治时期是这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