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 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炮不够钟来凑(1/3)

    诸侯会议开到了深夜,谁也没有拿出个办法。

    仙台侯伊达重村为了不落下“勾结唐夷”的口实,死活不愿出面交涉,也不同意自己的手下去;其他人包括岛津重豪更不想去,于是最后屎盆子还是落回到一桥家的头上。

    历史上德川八代目吉宗让自己的四子宗尹开立一桥德川家后,一桥家总共出了两位将军。一位就是眼下的德川家齐,另一位就是末代目德川庆喜。

    回到一桥门内的邸位后,35的德川治济在跟自己的手下紧急商议一番后,手下人出了个主意。

    “不如让白河侯去?”

    德川治济眯着眼道:“说说看?”

    “本家想支持白河侯当首席老中,可眼下尾张和水户诸藩都持反对意见。若是白河侯能办好交涉,想必反对的声音都会平息。”

    德川治济听了这话,不由心中一动。他之所以选择松平定信上位老中,是因为德川家齐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在身边长期有力支持他成长至羽翼丰满的自己人,而首席老中则是最合适的人选。

    从血缘上,白河侯本人跟一桥家都是出自八代将军吉宗一脉。不过作为庶子的松平定信在十五岁时就被过继给了久松松平家当主、白河藩主、松平定邦。而且松平定信不过是个末流分家当主,德川治济根本不用担心松平定信会夺权,甚至威胁到自己在幕府中的话语权。

    如此到了第二天上午,从一桥殿奔出的使者就到了白河藩的府邸,传达了公方様的手令。28岁的松平定信和家臣跪着听完后,一脸愤懑之色,心说这是那个混蛋要害我啊!不过当送信人将德川治济的本意告诉定信后,定信这才决定启程前往浦贺。

    问题是松平定信也不能一个人骑着马带个小姓过去交涉啊,神国也是要讲面子排场的!总得带上千把武士随行吧?

    此时的江户城内已经开始人心惶惶。早上因为没有货船进港,到了上午店铺开门时,盐、大米、酱油等生活物资全都开始涨价。

    而各家卖刀剑盔甲的铺子里挤满了旗本武士,都在忙着订购盔甲以及挑选趁手的武器。没辙了!动员令一下,旗本们就算去找扎差商人借钱,也得有件合身的盔甲才行。

    “这玩意怎么穿啊?”一个武士拎着两条甲片犯起了嘀咕。

    一个满脸大胡子的旗本武士站在一堆放在台子上的盔甲面前,大叫道:“给我来件南蛮锁子甲!”

    “承惠十两。”店伙计满脸笑容的招呼着。

    “这么贵!”大胡子武士差点蹦起来,随即拿起一件胸前带着块铁甲板的皮甲道:“这个多少钱?”

    “这个只要二两。”

    “行了,就要它了!”

    大胡子武士刚要走,另一个武士突然拉住他,躬身问道:“请问,这甲该怎么穿啊?”

    大胡子翻了个白眼,心说你问我,我问谁去!

    品川海岸上,数百名披着杂七杂八盔甲的旗本武士和足轻插着背旗,正端着两间枪练习刺杀。

    另外一些人则忙着将江户城内军械库里拉出来的各式大炮布设在连夜搭建的防御阵地上。在这些大炮里,既有已经长满绿锈的葡萄牙大弗朗机,甚至连二百年前大阪围城之战时用的英国舰炮、家康重型铸铁大炮也被搬了出来。

    那门著名的家康重型铁炮黑黝黝的最为显眼,差不多是12磅炮的口径。

    岛国的大筒自从战国时代起,就已经点歪了科技树。一两百年前那些自造的火炮几乎不管口径大小,一律下面都带着个木托,看上去就像是个大号的火绳枪;而且发射方式也跟火绳枪一样。

    这些大口径火绳枪一般都是架在炮车上,调节炮口高度嘛,用几根绳子就可以。

    这些火炮里最多的是口径超过30~40毫米,被称之为“抱式大筒”的玩意儿。射击时要么架在三脚架上,要么就是找一个人在前面扛着。抱式大筒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800米,不过准头极差。

    “上啊,用力,使劲推!”

    几个武士吃力的推着一辆大车,上面放着一口从寺庙拉过来的大铜钟。

    “我说,我们把这吊钟拉到这儿干嘛用啊?”一个满头大汗的年轻武士对身边人问道。

    “听说......”旁边的武士推着车,呼哧带喘的答道:“把,把钟口对着海上,这样白,白船就会以为是大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