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 第七百四十七章 狼兵的不败传说(1/5)

    别看广西地处西南偏远之地,可到了如今,梧州府所辖区域内的荒地已经全部开发殆尽。

    自“三藩之乱”平定后,广西地区便再无战火。随着清廷不遗余力的推行移民政策,大量的广东移民涌入广西,于是除了那些沙石堆积、难以开垦的地方,连山谷崎岖之地都被人烧荒拓耕,种上了水稻以及包括荞麦、蚕豆、花生等在内的各种杂粮。

    也许有人会说玉米和红薯......很抱歉,这会玉米的种植区主要在贵州,广西种的非常少。历史上直到道光时期,苞粟--也就是玉米才在广西山区普遍推广,而造成这一转变的原因其实是过度开荒所导致的耕地退化。

    眼下临近秋收,整个河谷地带放眼望去金灿灿一片,就快成熟的水稻如同巨大且起伏的黄色地毯铺在了翠绿的山间,四周的山峰和丘陵上长满了马尾松、杉树和各种竹子,景色实在令人怡悦。

    不过陈文秀和手下的二十名士兵可没有看风景的心情,这样的场景他们在会安和爪哇岛见的太多了。他们现在的样子就跟一百多年后行走在越南水田里的美丽国大兵差不多,穿着一身绿色的战斗服,挽着袖子,戴着钢盔,下巴上勒着固定带,双手端着步枪,快速穿行在田埂上。

    当他们顺着剑江东岸向北疾行了二里多地,蒙登高和他手下的人马也如同黑蚂蚁一般,出现在了金黄色的“地毯”上。只不过由于双方距离一公里,且中间隔着一座三十多米高的丘陵,所以彼此都没发现。

    现在蒙登高的第一目标就是要占领前方的丘陵,将其作为接下来战斗的立足点。

    兵法有云,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平陆处易,右背高,前死后生。这话的意思是说,在山区作战要选择“生地”,居高向阳;而在平原丘陵地区交战,要选择地势平坦的地方,最好背靠高处,前低后高。

    作为一名十八世纪能文能武的知识分子,蒙登高虽然没上过战场,可他熟读兵书啊,、、都背的滚瓜烂熟,还曾帮着县里抓过几个悍匪。

    历史上嘉庆时代以前,清廷的武科考试除了要通过弓马骑射等外场考试,还必须通过“一策二论”的内场考试。根据后世保存下来的清代武举试卷,可以非常肯定的说,顺康雍乾时期的武科生员都是妥妥的知识分子,那一把小楷写的,啧啧,比练了好几年书法的赵新都好。

    于是蒙秀才蒙千总派出了一个十人队率先登山,自己带着大队人马跟在后面。而另一边的陈文秀也打算登上这座山丘,没了无人机,那就只能登高望远,不过他派出的是两名尖兵。

    来自平乐府的狼兵虽然都是山民猎户出身,爬个三十多米的小山包毫无难度,但在体能上比北海军的侦察兵可差远了。那边刚开始爬,这边的两名士兵就跟兔子一样,嗖嗖嗖转眼就到了半山腰。要知道战争期间,时间从来都是按分秒计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