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人民路线(2/3)

四维村村长文建伟和镇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早已经等在这里。

郭玉堂、尤寒露等人陆续下了车,站在车前放眼看上去,所见都是翠绿一片的果园种植基地,与不远处山势雄伟的黄褐色轿顶山形成鲜明对比。

“看来,果园种植经济在这里发展得很好啊!”郭玉堂不由得感慨。

“沧阳县响应省农业厅制定下发的果园推广种植经济,的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美化了家乡,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创造就业机会,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就有钱挣,有工作做,是一举数得的好政策啊!”

杨东进说得眉飞色舞。然而在这里,对于这件事最有发言权的人是陈少平和邱淑琴。

当时陈少平是县长李易祥的秘书,主要负责推广果园种植经济,而邱淑琴就是当时的农业局局长。

郭玉堂点点头,目光赞许地看向了农业局局长老孙,说:“孙局长,你的工作做得很好啊!”

老孙一听连忙说:“郭县长,这件事主要是邱县长和陈局长的功劳,当时邱县长是我们农业局的局长,陈局长还是政府办的副主任,推广果园种植的工作主要是他们在做!”

老孙之所以能够当上农业局局长的位置,完全是邱淑琴的信任和陈少平的推荐,因此他对邱淑琴和陈少平是心怀感激,也知道此时陈少平的状况,因此有意在新县长面前帮陈少平一把。

“哦?”郭玉堂目光看向了陈少平,问:“陈局长,说说你们当时是如何推进果园种植经济的?”

“郭县长,既然您问起来了我也就实话实说了,其实但是对于推广果园种植经济的政策,在县里面是存在分歧的!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提倡将松官镇的果园种植经济全部承包给外地老板,利用他们的资本、人脉、技术和经验,彻底盘活沧阳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陈少平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陈少平发现郭玉堂很喜欢在听到一段话后,提出自己简短的看法。这可能跟郭玉堂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又在文学社工作过三年时间的经历有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