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一甲状元名(1/2)

刘衡不知道,他在考场中的一举一动,都有人观察着。待到他答完交卷后,那份卷子直接送到了天启帝的御书案上。

天启帝看完文章,微微点头,“如此才华,之前的二十六名的确是屈才了。”

卫城在御书房中翻看一些地方奏折,看到天启帝正在看刘衡的答卷,笑着问道,“皇伯父觉得刘衡能取第几名?”

“难得少年英才,看他长相俊俏,朕要是点他为探花郎也是相得益彰。”

历朝历代,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探花都会选年轻英俊的。

“皇伯父,人家已经是会元了,这点为探花,硬生生降了名次啊。”卫城替刘衡鸣不平,“可怜他在刑部大牢受了酷刑……”

“你这是为故人求个状元?”

“倒不是为故人,而是侄儿觉得,刘衡文章若真是出众,十八岁的少年状元,更能体现朝廷开科取士,只取才华不论其他。”

“嗯,先看看吧。”天启帝将刘衡的试卷递给总管太监全福,示意他将卷子送回去,“让陈复礼看看,这刘衡也是同安府人吧?”

“是,圣上这记性可比老奴强多了。”全福笑着恭维了一句。

“行了,送过去吧。”天启帝一笑,指指门,让他快走,低头看起其他奏折来。

卫城也不再开口,只当刚才是几句闲话。

其实,刘衡只要正常发挥,他这次的殿试名次,压根就看天启帝打算如何对待科场舞弊案。

若是他站在徐首辅一边,那么此次的殿试前三名,必定不会从科场舞弊案相关的考生中选。

若是天启帝觉得此次舞弊案是徐首辅捣鬼,想要敲打一二,那么这次的状元,肯定会落在舞弊案中蒙冤入狱又宁折不屈的刘衡身上。

殿试的阅卷,依然是监考的考官们带着五个大臣,一共十个阅卷官。

这时候没人敢嫌累,一个个吃完晚饭就开始低头看卷,就连年近七十的高世松,也是精神矍铄,毫无疲态。

全福将卷子送回到阅卷处,四下一看,将卷子送到了陈阁老这边的礼部官员手中。

殿试的卷子也是糊名的,但是不会誊抄。所以那官员一拿起试卷,就认出了这是刘衡的笔迹。他粗看了一遍文章,没有犯忌错漏之处,再一看文章言之有物,立意高端,行笔如云;该歌功颂德的地方颂得恰当好处,该直抒己见的地方又显得风骨凌然。

他直接画了一个圈,传给了下一位。

按照惯例,应该是十位阅卷官选出卷子呈交御览,现在直接倒过来了,天启帝已经看过了这份考卷,再送回来。

而且全福拿过来后,直接交到陈阁老这边,其他人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刘衡必定是三甲之一了,就不知道是状元还是探花。榜眼倒是没人猜测,因为三甲之中榜眼是最不显眼的。

不要说刘衡文章写的很好,就算一般那也得取个上等啊。

徐首辅看到之后,跟安元山对视了一眼,再无声息。

十个考官,轮完一圈后,刘衡就得了十个圈。

考官们评卷,一般由高到低是以圈、点、竖、叉区分示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