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第二十六章 我给朱棣吹嘘工业革命(1/3)

    朱棣五征漠北的意义无疑是极为巨大的。

    用书面语来说,北伐致使蒙古势力进一步削弱,解决了明朝前期的北方问题,明朝成了瓦剌和鞑靼的宗主国,从此,明朝不再承认蒙元政权,具有重要转折意义。永乐朝的蒙古寇掠率也降到有明一代最低。

    然而也不可否定的是朱棣五征漠北后三次,无疑是付出比收获大的太多。

    经过前两次北征的打击,蒙古变主动为被动,避免与明军直接交战。在这种情况下,朱棣仍是不依不饶,总是想寻找蒙古主力决战,看起来好像是朱棣在寻找战机,实际上一次也没有找到,并且还在疲惫、严寒和饥饿的夹击下损失巨大。

    很很显然这一位并没有吸取洪武时期的教训,反而连年征战,结果就是不断陷入被动不利的局面。

    以至于导致了后期糜烂。

    相比于继续军事征伐,在两次北征之后采取经济手段才是最为合理的,也是最为有效的。

    正如江晨所言,在漠北已经被打疼的情况下,朱棣想要做点什么不要太轻松。

    只要让各个部落提供牛羊,羊毛,大明提供物资,只需要不到十年,整个漠北必定会彻底腐败,什么土木堡之变,开什么玩笑。

    加上羊毛更是可以为未来的工业革命的纺织业提供足够的材料,并不需要发展到大不列颠的羊吃人情况,这简直一举多得。

    而另一边听着江晨的描述,朱棣嘴角有些抽搐,他没有想到先生竟然如此评价他征伐漠北,换做其他人他早砍人了,可这是江晨,朱棣只能嘴角抽搐了。

    至于江晨所说的五次,朱棣倒是没有太过在意。

    眼前的这一位先生几乎犹如神灵,无所不知的,知道他后续会继续征伐几次也并不奇怪。

    当然抽搐之后,朱棣很快注意到了江晨话语之中的新名词。

    “工业革命,不知道先生何为工业革命,又有何用?”

    太和殿之中,朱棣沉吟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开口询问出声,冥冥之中有种感觉让他觉得“工业革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所在。

    与此同时,聊天群的另一边,赵昺也一下子认真了起来。

    而现实世界,看着朱棣的询问,江晨不由无语的摇摇头。

    想了想还是直接从度娘那儿复制张贴了一份解说,甚至为了避免麻烦,他连意义。

    以及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以及产生的变化都直接上传了上去。

    而另一边在期待着江晨回答的朱棣,和赵昺,猛然就看到了一大串信息出现在了聊天群之中。

    两人赶紧看了过去。

    “工业革命产业革命,是指生产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