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这个锅我们福生堂背了(2/3)

然后询问的人就很不明白,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就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从这个故事其实可以看出两点,第一点就是治未病要比治疗已经爆发的病症更难,第二点是难以彰显名声。

其实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所谓专家的提议其实并不靠谱,甚至其心可诛。

临床尚且都搞不明白,如何能在治未病上有所建树?

无论是治未病也好,还是临床治疗也好,都要遵循中医基础,遵循中医辨证,其实中医治未病方面的学问要更高深。

高明的中医医生是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禀赋还有后天生长环境等等来推算一些事情的。

就像中医的运气学说,也就是五运六气,以天干地支配合二十四节气,从而判断该年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提前做出预防。

连最基本的辩证和常识都搞不明白,然后去搞运气学说,那不是不会走就想跑?

再者,医学的地位就是靠临床来体现的,就像是扁鹊三兄弟,如果不是扁鹊扬名,他自己说出他的大哥和二哥,又有谁能知道扁鹊的大哥和二哥呢?

中医放弃临床阵地,以养生保健为主,慢慢的,相信中医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了,看不到效果,发挥不了作用,中医就真的成为骗子了。

到了那个时候,中医人甚至连辩驳的余地都没有。

人家一句话,你干了什么,中医人就会哑口无言。

只有作为内行,有时候才能明白一些东西,有些建议和有些说法那真的是牵扯到利益的,什么治未病,养生保健,说穿了不过就是为了借着中医的名义卖药而已。

程柏强坚持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中医吗,听到方彦的话,程柏强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程叔叔,今天上午我在医院转了一圈,说实话,虽然医院破旧,也穷,但是却很正。”方彦笑着道。

“正有什么用?”

程柏强笑着道:“我马上退休了,原本我是打算退休之后把医院交给小林的,现在嘛,那就算了。”

林江宇有更好的去处,程柏强自然不会捆绑着林江宇,也不会道德绑架。

“其实即便是林院长接手医院,也不一定能把医院做好。”

方彦道:“林院长可没有程伯伯您那么大的面子。”

程柏强的人脉那是这三十来年积攒下来的。

早些年,程柏强救的人不少,这么多年过去了,总有一些人发迹了,可林江宇不同,林江宇在江蓝县也就这么几年,人脉关系还有资格面子都没办法和程柏强相比。

其实即便是方彦,要不是运气好正好遇到了田国平,负责给田老治病,成了省保健局的专家,而德惠集团的高惠强又正好病重,有着种种因素,方彦还真不可能短期内让德惠集团向老爷子道歉。

“你说的也是。”

程柏强叹了口气:“即便是我自己,有时候都快扛不住了,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意义在哪儿。”

“其实有些时候坚持是一方面,变通也是一方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