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第四十五:火耗银(1/2)

    但张洛又想了一会。

    系统会随着现实而变化。

    既然接触了官府衙门。

    解锁这个技能也是理所应当的。

    张洛确定接收知识后。

    一些基础的官场知识进了他的脑海。

    一些官制知识,和一些官场的潜规则。

    现在整个明朝几乎都是这么一套规矩。

    要进县衙的大门。

    如果不是县府里的官吏。

    需要给看门的衙役打点好。

    进来衙门办事。

    想把事情做完。

    还得和相应的官吏人员。

    给上不同的文钱,银子。

    像是这次张洛办童试登记。

    他现在还没参加一次科举。

    就是个普通的读书人。

    这类人官吏自认为你好欺负。

    看你出生贫寒。

    欺负起来也没什么压力。

    张洛要是考过了童试。

    成了吴秀才一样的生员省份。

    那像礼上房的书吏不仅不会要你的钱。

    还是自己办白册子送到县学里来。

    要是能更上一层。

    如康教谕一般。

    通过乡试,成为了举人。

    这些的县衙里的小书吏。

    则会完全反过来。

    逢年过节都很会给举人送些礼。

    以祈求举人为官时帮忙照顾一下。

    一条条张洛看下来。

    即是了解深刻。

    又对这种古代封建陋习深感厌恶。

    张洛转念一想。

    县衙这么大。

    还能不能解锁其他地方。

    学习更多技能呢?

    想了一会。

    张洛向光头致谢后。

    走出了礼上房。

    与在门外的张长伟会汇和了。

    “张洛兄,事情可办成了?”

    张长伟看到张洛脸带笑意的问道。

    “都办好了,多亏了长伟哥的文钱。”

    “我们现在去交罚银吧。”

    张洛四处看了眼。

    没有发现康教谕的身影。

    于是向张长伟问道:

    “长伟哥,康教谕呢?”

    “康教谕说他要去文书司看会京报。”

    “要我们办完事去文书司找他汇合。”

    京报,就是京师朝廷给各府县的一种报纸。

    当然这不是给普通人看的新闻书刊。

    是由朝廷的官场送到县衙后。

    存放在文书司里。

    司里的书吏会抄上几份。

    交给县里的知县,县丞等县衙老爷。

    其他官员想看京报。

    只能自己去文书司里看了。

    没有了康教谕在边上。

    张洛觉的身心轻松不少。

    总觉的刚才向礼房里的书吏行了好。

    再见到康教谕会有些不自在。

    和康教谕这样的人待久了。

    会有无形的压力弥漫心头。

    张洛和张长伟一起来到银户房。

    银户房和结构和礼上房没多大变化。

    只是墙壁上的字画。

    从孔子变成了财神爷。

    张洛只觉的不可思议。

    一个县衙书处竟然还挂着神画。

    这财神爷手上捧着个金元宝。

    下身还有两个童子跟在边上。

    看上去眼冒精光。

    张长伟在银户房里扫视了一圈。

    没有找到上次那个竖脸书吏。

    他只好找到门边上的一个老年书吏。

    交罚银书据交给他。

    这老年书吏满头白发。

    谨剩的一些胡须也是雪白一片。

    拿过张长伟交来的罚银书据看了几眼。

    又和县衙里的录册核对了一下。

    随后缓缓说道:

    “一共四十九两罚银,你是交银子还是数铜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